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关于慈铭 > 慈铭新闻
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是慈铭体检集团为传播健康理念、推广健康教育、促进全民健康联合中国医师协会HMO、中国医院协会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共同发起,并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健康教育与促进协会、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特别支持下,以“城市健康”为主题,从建国60周年(2009年)开始联合人民网、新浪网等40余家中央及地方强势媒体及机构共同发起并举办的大型公益活动。
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以慈铭体检集团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大连、武汉、成都、天津、济南等十余直辖及省会城市8年累计的800万健康体检数据及每年150万递增的体检数据样本为基础,依托人民网、新浪网等网络平台,构建起了一个中国民间最具影响力的健康调研平台,改变了原有“以病看人”的统计方式为“以人看病”,属国内首创。
首届(2009)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
耗资千万,选题“公职人员、白领精英、企业及HR人群、城市居民等群体”展开调查,历经6个多月,活动共涉及31个省直辖市589个城市的近百万人参与,135个城市及地区的1132个媒体及网站报道及转载。《2009’中国城市健康白皮书》的陆续发布,吸引了众多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的争相报道,也引起了港澳台及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一时间,“中国城市白领存在三大健康问题 逾半有疲倦感”、“中年白领生理年龄提前衰老10岁”、“领导干部98%体检异常”、“完全健康人群不到3%”、“买房成头号压力源”、“老广吃得好未必身体好”等,750余条新闻标题(据不完全统计)充实国内外媒体报端。评论之声不绝于耳,“健康问题”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公职人群”、“城市白领”、“金融人士”、“城市居民”等群体健康状况,也已成为政府、专家、媒体、企业及网友的热议话题。
2009年12月19日,中国医师协会在卫生部、上海世博局及上海市卫生局、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等相关方面支持下,在上海政协礼堂举办的“迎上海世博会城市与健康论坛”上,慈铭体检集团总裁、留德医学博士韩小红在卫生部健康教育中心毛群安主任及上海市政府参事胡锦华发表重要学术论断后,作了《2009’中国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城市居民健康资源与城市发展”的主题报告,并提出了“健康让市民更幸福”的口号。
2010年1月4日,1月17日,一周内《2009(首届)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就先后获评“中国企业年度十大最佳新闻发布制度案例奖”及“年度特别健康新闻”两项殊荣。
2010年北京市两会期间,政协委员韩小红博士结合《中国城市健康白皮书》及慈铭体检集团累计体检数据,首倡设立“全民健康体检日”,随后的全国政协会议期间,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温建民,向全国政协会议递交设立“全民健康体检日”的政协提案。
第二届(2011)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
2011年,上海世博会盛办之年。慈铭体检集团再度携手中国医师协会HMO、中国医院协会MTA、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及人民网、新浪网等40余家机构及强势媒体,在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的特别支持下共同启动并发起了《2010(第二届)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大型公益活动。
第二届“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把目光聚焦在城市里的新压力人群。从个人、家庭、企业、城市四个角度入手,选题“房奴”、“剩男剩女”、“十大健康透支行业”、“有车一族”、“股民”、“城市家庭(空巢家庭、“421”家庭等) 、“城市居民”等。
2011年1月8日,1月23日,一周内《2010(第二届)中国城市健康状况大调查》就先后获评“2010企业新媒体传播优秀案例奖”及“2010年度中国十大健康新闻”两项殊荣。
发布报告:
1、中国首份“公职人员”健康白皮书(领导干部98%体检异常/中国城市公职人群健康状况不佳 1-4是有痔之士);
2、中国首份“白骨精”健康白皮书(买房成头号压力源 中年白领提前衰老10年/中国城市白领存在三大健康问题 逾半有疲倦感);
3、中国“企业及HR”健康白皮书(HR相对“较健康”,但腰颈椎“更易痛”);
4、中国首份“金融人士”健康白皮书;
5、广州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老人吃的好身体并不好);
6、上海城市居民健康白皮书(买房,婚姻和教子困扰上海人);
7、中国首份“房奴”健康数据报告(“房奴”健康待拯救,住房压力是健康“首杀”);
8、中国首份“租房者”健康数据报告(五大压力致城市租房者六成倍受疾病折磨);
10、中国首份“剩男剩女”健康数据报告(“剩男剩女”身心被“剩”伤—婚恋娱区、多重压力、夜生活频繁、性压抑、过度晚婚晚育,成威胁“剩男剩女”健康五大潜在“杀手”);
11、中国“城市居民”健康数据报告(“中国城市百万健康人群调查”八大发现,透视北、上、广、深);
12、中国城市“十大健康透支行业”健康数据报告(十大健康透支行业:制造业最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