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关于慈铭 > 慈铭新闻
慈铭集团董事长胡波4月8日表示,中国医疗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医疗产业一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波是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说这番话的。他在发言时提到了两个对比。其一是十年前,人们还觉得汽车是一件奢侈品,如今,人们对汽车的定义越来越倾向于“代步工具”,这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首先惠及的是普通社会大众财富的增加,这些是经济增长的价值。
其二是2008年,北京云淡风清,那个夏天,很多工厂搬迁或者停工,很多车辆被限行,人们在观看奥运会的同时也享受北京清澈的天空和新鲜的空气。而在2013年初,北京多次发布大雾黄色预警,有的大胆的年轻人甚至带着防毒面具走上街头。
这两个对比让我们看到了现实,在现实情况下,我们“要GDP,还要命”。但是如何使鱼和熊掌兼得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国在不同发展时期对GDP有不同需求,在建国初期,国家一穷二白,只能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改革开放之后,GDP确保了中国经济屹立于世界之林。到如今,人们对有了新的需求,人们关注健康开始多于关注金钱,但是中国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所以目前是“要GDP,还要命”,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自身的健康。
胡波说,我们发现,在中国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比如广州,人们生活富裕了,金钱和健康相比,人们开始“要命不要钱”,更在乎自身是否健康。这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关于罗阳等国家精英人才健康保障重要批示精神,中组部下达关于“国家精英人才健康管理计划”指示的立足点,目前该计划启动之后,得到上海市、广州市、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胡波表示,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引发越来越多人的思考的同时,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日趋提升。这样的局面让医疗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从政策角度看,胡波表示,慈铭集团发展至今已有十一年,在健康管理方面是当之无愧的行业领导者,并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比如去年慈铭集团受邀参加首届京交会,向全世界展示慈铭集团“首创中国式健康体检服务模式”,以及慈铭集团去年顺利通过证监会审核即将成为中国健康管理行业第一股都说明了这一点。同时,这也说明慈铭集团这种转型开创模式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所以才在去年受邀参加东亚论坛,再一次推广介绍慈铭集团“首创中国式健康体检服务模式”。同时,国务院出台民间投资“36条”提出,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医疗事业,地方政府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医疗产业发展,都说明国家政策越来越利好。相信只要政府的财政允许,还会培养更多的像慈铭集团一样的企业。
从市场角度看,目前国家推行的医疗保障只是最基本的医疗保障,民间资本的进入将促进中国医疗产业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与会者经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先试先行”,而且在论坛上加入“生命科学及生命产业”圆桌会议就属于先试先行,在海南发展医疗产业、建设海南国际医疗旅游示范区也符合“先试先行”精神。在博鳌民营企业家论坛圆桌会议上,与会嘉宾均指出,目前中国医疗产业已经得到社会资本的重点关注,未来十年将是行业投资热点,海南国际医疗旅游示范区的建成将强有力的支撑海南经济发展。拿慈铭集团来说,上市之后,慈铭集团准备在海南建立国际慢病养护中心,为慈铭集团200万慢病客户提供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从医疗产业本身发展潜力来看,在美国一些城市,仅医疗产业就能够占到年GDP的40%,相信在中国,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中国医疗产业也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胡波说,在此次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无论是“生命科学及生命产业”圆桌会议纳入议程,还是建设海南国际医疗旅游示范区消息的发布,都显示了医疗产业得到了空前的重视。医疗旅游的最大价值在于对慢病人群的健康管理上,在中国14亿人口中,有1.3亿属于慢病人群,如何解决好他们的健康问题,慈铭集团在这方面进行了大力探索,比如2012年开业的国内首个开创“医疗+会所”服务模式的慈铭·奥亚国际医疗会所,推出深度体检、私人医生定制服务、抗衰老养护三大服务项目,为的就是对精英人才的慢病进行干预,目前来看,这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未来,慈铭集团将通过慈铭集团海南国际慢病养护中心,借助海南良好的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全方位为中国的精英人才进行慢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