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约咨询电话

    025-83551177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健康管理 > 私人医生

健康管理

私人医生

《韩博士健康信箱》第七期

韩博士健康信箱:  

彭女士:我女儿今年9岁,春夏之交班里许多同学咳嗽,她会不会传染上结核病?

韩博士回答:彭女士您好!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人体各个脏器都可能被传染,以肺结核最常见。感染了结核杆菌的人,一生中约有5%-10%的发病机会。春天花粉过敏、感冒等均易导致咳嗽,咳嗽不一定都是结核,但如果咳嗽、咳痰超过2周,有可能传染了肺结核。应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结核病防治专门机构就诊。一旦得了结核病,国家为肺结核病人提供免费抗结核药物和主要检查。

    孩子在校应该经常到室外活动,照射日光。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减少环境中呼吸道传染病源的浓度。尽量避免到人群拥挤的场所活动。饮食要均衡,勿暴饮暴食。生活要规律,避免长期熬夜,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适当锻炼,增加抵抗力、降低发病风险。

徐女士:韩博士您好,去年我到韩国体检的时候,做了个生理年龄的检测,看到近期国内也有了生理年龄检测的项目,我想知道和国外有没有区别?生理年龄检测的实际意义都有哪些?

韩博士答:您好,“生理年龄”是相对逐年自然增长的“年代年龄”而存在的一种新概念。日常生活中我们注意到,有些人岁数较大但精力充沛、动作敏捷、思路清晰、思维活跃;有些年轻人却萎靡不振、体弱多病。前者显得比实际年龄年轻,而后者正好相反。现在利用医学科技手段,可以将上述现象进行量化得出“生理年龄”。因此,只要是在专业机构进行的评估均为国际标准,没有国内外之分。“生理年龄”、“年代年龄”和“心理年龄”一样,皆为健康评估若干指标之一。其中只有“年代年龄”是不可改变的因素。“生理年龄”的含义是“个体特属的单一侧面的健康信息总和”。如果“生理年龄”大于“年代年龄”意味着存在慢性疲劳综合症等亚健康状况,甚至已经为慢性病种下病因,应及时针对主要可控制危险因素进行调整。通过提高自我保健能力,“生理年龄”可以逆转,甚至逐渐小于“年代年龄”。

赵女士:韩博士我今年47岁,血压平时正常,只是偶尔突然高一下,但是即便不吃药过一阵子就会正常。请问这种情况是高血压病吗?

韩博士回答:赵女士,您好!您的这种情况被称为“偶发性高血压”。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情况。我国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证实约80%的人不知道自己患上了高血压,更何况是偶发性高血压。今年2月11日英国牛津大学的彼特 罗斯威尔博士在2月的柳叶刀杂志(Lancet)上发表他的脑卒中研究项目的结论认为:偶发性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尤其是收缩压骤然升高到120~160mmHg之间时,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导致脑卒中。其它大量研究报告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因此,为了发现偶发性高血压,男性40岁,女性45岁以后应该经常测量血压。尤其是过于疲劳,紧张或情绪波动时,应及时进行一次临时性的血压测量,以便发现偶发性高血压这个隐形杀手。

赵女士:需要治疗吗?

韩博士回答:对确诊高血压必须坚持终生服药。根据不同类型的高血压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并且遵循规范的治疗。对于偶发性高血压首先是要发现是否存在该病状。如果您已经明确诊断,就应该进行治疗。首先是要自己寻找到导致偶发高血压的原因。尝试通过改变不健康行为和不良生活习惯,例如戒烟、限酒、平和心理、规律的健康生活和进行体育活动来控制。其次在饮食方面要限制食盐量在每天3-5克/人/日。减少食用油类的食物,尤其是动物脂肪。在生活方面要避免熬夜,保证8小时/日的睡眠。这样就能较好地控制偶发性高血压的发生。由此也就推迟高血压的发病时间,为您争得更长的健康生命时间。


Loading the player ...